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马华堂)呼吁社会,应以更成熟与理性的眼光看待国旗与国歌所承载的国家意义,二执法单位与民间应避免情绪化与过度反应。
马华堂发表文告指出,这类事件若持续被情绪化处理,最终将导致商家、企业甚至民众因担忧“无心之失” 而选择不再挂国旗。
”许多时候,国旗被挂错的情况比为蓄意,可能是员工操作不当、风吹造成位置变化、又或是遭人恶意破坏等因素所致,这些往往是不可预见也难以控制的。“
”若因此就被严厉对付,甚至动辄调查与提控,长远将打击社会各界挂国旗的积极性,反而削弱了国庆气氛,违背了原本鼓励全民展现爱国精神的初衷。“
马华堂说,必须认识到尊重国旗与国歌的精神, 不应只是表面上的仪式感,而是全民内心对国家的热爱与认同,若因技术性疏忽就造放大处理,反而可能产生寒蝉效应。
该堂说,近期有关国旗悬挂错误引发讨论,显示人民对国家象征仍存在认知落差,对此国家更应采取引导、教育与沟通的方式,而非高压与惩罚,才能真正建立全民对国家象征的尊重。
该堂强调,挂上国旗应是处于对国家的荣耀与自豪,而不是带着忧虑、忐忑与恐惧。
“爱国不该成为人民的心理负担。相反,它应是一种自愿、光荣且正面的表达方式。”
马华堂也提醒当局应理解不同社群和阶层可能在国旗使用方式上存在姿势差异,应鼓励通过学校、媒体及社团协助加强国民教育,让尊重国家象征成为全民共同的文化素质。
他们也强调,任何处理方式若显得偏激或失衡,可能对外造成负面观感,不利于马来西亚作为包容民主国家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