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遇红枣,百荣谋出海!郑马合作深化 “空中丝路” 商贸纽带

隔着泰国湾和南海,跨越3000多公里海陆空,郑州与马来西亚两个地区,借助猫山王榴莲、黑刺金凤乃至新郑大枣、百荣百货等产品,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商贸联系,继而构建起了“空中丝绸之路”双向繁荣的生动格局。

而这个联络因为10月12日在郑州落地的一场商贸活动变得更加紧密。当天,郑马商贸双向合作交流会在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主导下举行,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长、KK集团董事长、拿督斯里蔡志权,马来西亚友好互助协会总会长余家福,中马商业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蒂娜等马来西亚方代表,以及郑州百荣世贸商城、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好想你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信基供应链公司等十多郑州商贸企业负责人到场。

同时,活动现场还进行了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与郑州百荣世贸商城的签约仪式。

这是继今年4月在郑州举办“中国(郑州)—东盟(马来西亚)特色品牌推广交流活动”之后,同样由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主办的中马第二场大型商贸对接会。也就是在那次活动之后,马来西亚优质品鉴级凤梨首次落地郑州,并通过郑州万邦市场等渠道销往全国,实现了郑州与马来西亚的首次商贸“联姻”。

此次再续前缘,背后则是郑马合作迈入亲密期的一个侧影。作为中国内陆开放门户,郑州依托与吉隆坡的“双枢纽”建设,让两地市场实现了“时效与规模”的双重突破。马来西亚鲜食猫山王榴莲、黑刺金凤等特色农产品,经郑州机场“绿色通道”通关,从落地到放行仅需数小时,36小时内即可直达中国消费者餐桌。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省与马来西亚贸易额超160亿元人民币,2025年前7个月同比增长33.5%。2025年一季度郑州机场进口水果1700余吨,郑州机场海关监管进口马来西亚水果1501吨,占比约为88.3%。

之所以有如此深入高效的合作成果,刨根究底要追溯至双方的优势互补。

郑州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区位优势,米字形铁路运输3小时内覆盖全国53%以上人口,航空运输2小时内覆盖全国87%以上人口。作为全国首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新郑国际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郑州国际陆港具备每年5000列开行和500万吨货物吞吐能力,编制起覆盖全球的商贸网络,这是郑州能链接马来西亚的物流后盾。

其次,郑州拥有全国最大酒水食品专业市场百荣世贸商城、全国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万邦、亚洲最大调味品市场信基调味食品城,为豫品畅通马来西亚提供了丰富的货源。

同时,马来西亚具有丰富多样的热带农产品资源,凤梨、榴莲、咖啡等特色产品已成为郑州人心中的马来西亚名片,椰子、木瓜、山竹、番木瓜、红毛丹和西瓜等水果也在逐步进入郑州市场。背靠一亿级消费人口,郑州有实力成为马来西亚货源的最佳输出目的地。

“从万邦农产品市场里供不应求的马来西亚水果,到百荣的货品、新郑红枣等稳定出口马来西亚,两地市场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正如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奎志在发言时提到,“当前,郑州—吉隆坡‘双枢纽’航线已加密至每日一班,累计运货上万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加速推进,为两地商贸市场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未来,两地将共建“双向市场”流通网络,依托郑州机场“空空中转”优势,推动东盟特色商品经吉隆坡集货后直达郑州,再通过万邦、百荣等市场平台分拨至中国各地;同时借助马来西亚的区域辐射力,将郑州的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产品及全国跨境电商货物推向东盟市场,打造“东盟集货—郑州分拨”“中国集货—吉隆坡分拨”的双循环格局。

 

 

由 顶端新闻记者 李兴佳 报道